由于血压晨峰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清晨时段血压上升速度与幅度,抑制血压的晨峰现象。治疗可采取以下策略:1、晚上服用降压药物。这一方法有助于在次日清晨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与降压效果,但其缺点是有可能导致患者夜间血压下降过多。故适用于夜间血压较日间下降10%~20%的高血压患者。
2、清晨起床前服用降压药物。由于清晨血压的迅速升高主要出现在起床并恢复直立体位后,因此对于血压晨峰较大的患者,可以在觉醒后立即服药,待药物开始发挥作用后再起床活动(其时间间隔取决于所用降压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但该方法可能会给患者(尤其是上班族)带来诸多不便。
3、选用长效降压药。目前许多所谓“长效”的降压药物有效时间并不能真正覆盖24h,其后果是在下一次服药前数小时内药物的活性水平或降压效果明显减弱,难以有效抑制血压晨峰。因此,在选用长效降压药物时,还应考虑此类药物的半衰期和患者自身情况。
总之,血压晨峰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了解血压晨峰的特点与治疗方法,对减少清晨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多好高血压二级预防有重要的意义